推广 热搜:     实时  平台  支付接口  app开发  专业  家乐  普洱  窗口 

3天论剑佛山 “最强大脑”全国博士后双创大赛同台PK沉默年代 攻略

   日期:2023-10-15     浏览:29    评论:0    
核心提示:这场大赛有超过5000个团队、2万多人报名参赛,共产生金奖57个、银奖91个、铜奖125个;共3500多名博士博士后应聘岗位;共692个博士后成果转化项目洽谈对接,现场签约项目54个,意向合作金额1

这场大赛有超过5000个团队、2万多人报名参赛,共产生金奖57个、银奖91个、铜奖125个;共3500多名博士博士后应聘岗位;共692个博士后成果转化项目洽谈对接,现场签约项目54个,意向合作金额11.27亿元……

12月18日—20日,全国首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在佛山举行。这场大赛将“青年、创新、创业”三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为博士后人才架桥铺路,在全国的博士后群体中掀起了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参赛争优的热潮。

聚焦最前沿科技

全国顶尖高手过招

“最强大脑”齐聚线上线下前沿科研项目同台PK,这是一场博士后人才、项目、资本的高水平对接交流的盛宴。

本次大赛是我国博士后制度实施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全国性博士后创新创业赛事。大赛共设创新赛、创业赛、海外(境外)赛和揭榜领题赛等四个组别,分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八个专业领域进行比赛。

大赛期间,各地的项目积极“亮绝活”。比如,广东省“新一代动物模型制备技术”项目,利用高效四倍体胚胎补偿技术,将建模时间缩短至35天;河南省“盾构机换刀机器人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目标是实现盾构机刀具更换的机器人化、无人化;重庆博士后科研团队展出了“一把刀”“一盒试剂”“一颗胶囊”“一台发动机”“一个机器人”等科技成果等。

展开全文

经过参赛选手路演答辩、专家评审等程序,共产生金奖57个、银奖91个、铜奖125个,成功推出了一批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

“正因为国家对于博士后群体、对国家大豆产业的高度重视,更加有信心用自己的所学所得献给大豆产业。”创业赛现代农业与食品专业金奖获得者魏健表示要把农业的“芯片”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争当大豆振兴的引领者、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我们团队会坚守在高端制剂技术创新这条路上,努力为推进高端制剂产业化发展作出一份贡献。”来自广东省代表队、揭榜领题赛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专业金奖获得者胡振华表示,未来将加快推进技术向产业转化的步伐,推动项目的落地孵化。

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

八方牵线促进成果转化

英雄不问出处,谁有本事谁揭榜,谁有能力谁来干。

此次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的揭榜领题赛受到广泛关注,企业发布重大技术需求和难题,“张榜”求贤;选手竞技“揭榜”,迎接挑战。发布的“榜单”难题都是各领域内的“卡脖子”问题,考验的不仅仅是参赛项目的创新性,更要考察能否实现成果的落地转化。

作为大赛举办地,佛山的民营企业参与热情高涨。昇辉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施工为一体的城市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此次张榜的技术需求是“基于视频的实时动作捕捉在智能家居人机交互应用中的关键技术”。

“目前该技术需求由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15家高校或科研机构揭榜领题。”佛山昇辉控股有限公司战略研究员、主任工程师刘洋表示,在项目深入对接过程中,将重点考量的是技术能否快速落地以及推向市场化的成本问题。实际上,企业通过大赛直接对接科研团队,快速实现技术联合开发、技术转让,而科研团队则通过大赛让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最终实现“双赢”的局面。

由佛山市粤海信通讯有限公司张榜的微波介质材料技术研究,最终中北大学副教授陈晓勇博士带领的团队从4个揭榜团队中脱颖而出。“我们都有切身经验,科研人员不仅搞科研,还要找企业、找市场、了解市场方向。”陈晓勇表示,大赛搭建起产业和技术合作的平台,能够让实验室成果快速转化落地。

最终23个项目需求的金银铜奖全部产生。大赛还邀请15个未入围决赛的技术需求项目和53个应征团队现场对接,在赛后已有12个项目现场签约。

揭榜挂帅,让“各路好汉”在同一擂台上“比武”,实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极大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也助力各领域的企业突破“卡脖子”的瓶颈,进而实现国家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赛展会”有机结合

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

“赛展会”有机结合,是本次大赛的一大亮点。总决赛期间同步安排了博士后工作成果展示、全国博士后人才交流与科研成果转化对接等活动,搭建了博士后人才、项目、资本的高水平对接交流平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一组数据显示,大赛期间,200多家企业和40余家全国知名创投机构参加技术交易对接,目前共有692个博士后成果转化项目一对一洽谈对接,现场签约项目54个,意向合作金额11.27亿元。

天津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常务副院长宋丽梅这次带来了“面向智能制造的智能视觉检测与识别技术”。由于该项技术瞄准了装备制造生产中的痛点,市场应用前景可观,所以在大赛期间,宋丽梅收到了不少来自各地企业递来的“橄榄枝”。在大赛专门设置的技术交易区,佛山一家陶瓷企业找到宋丽梅,希望通过视觉检测技术来筛选出瑕疵品,从而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本次大赛还设置200多个人才交流展位,格力、比亚迪、美的、碧桂园等大型企业在现场招揽英才,提供优质岗位超过2000个,现场有3500多名博士博士后应聘对接,达成工作意向上千人次。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在短短三天内便与多名博士后人才达成初步意向。“本次大赛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博士、博士后,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企业与人才之间的交流平台。”该公司人力资源部曹先生表示,现场有感兴趣的博士后,直接就约好了大赛过后到企业去深入了解、考察。

这场赛事不仅是优秀青年人才之间的一次比拼,更是博士后创新创业的高水平交流展示平台、吸引人才开放合作的重要窗口,是广大博士后和有需求的企业、院校、科研院所进行高层次交流对接的一个国家级平台。

记者观察

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 为佛山带来什么?

为期3天,全国最高端人才论剑佛山!这样一项全国性重大赛事在佛山圆满落下帷幕,对这座城市有何重要价值意义?

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日共计有7个项目初步确定落地佛山,涉及金额5100万元,其中5家技术需求企业与参赛团队就5项技术交易项目签订合作协议,2家张榜需求单位和对应应征博士博士后团队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这组数据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意义。当前,佛山制造业发展已走到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以此次大赛为契机,佛山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深度对接交流,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激发发展合力,加速攻克“卡脖子”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难题,以高质量科技供给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同时,四海人才齐聚的大赛也成为一扇“窗口”,向外界展示一个“不一样”的佛山。当前佛山正在打造人才向往之城,以此次大赛为契机,全方位展示了佛山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一流的营商环境、贴心的人才服务以及高品质的城市面貌。

大赛落下帷幕后,佛山市副市长乔羽现场发出“英雄帖”:“佛山诚邀各参赛单位、参赛人员、交流对接单位有机会多到佛山走走,更多更深地了解佛山,与佛山结下良缘。”

虽然本次大赛已经落下帷幕,但博士、博士后与佛山结下的良缘,才刚刚打开新的篇章,未来将擦出更多的火花。

采写:南都记者 胡嘉仪 刘钰滢

摄影:南都记者 郑俊彬

原文链接:http://www.jingke.org/news/show-152006.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3天论剑佛山 “最强大脑”全国博士后双创大赛同台PK沉默年代 攻略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VIP套餐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