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实时  平台  支付接口  app开发  普洱  家乐  专业  窗口 

巨额罚单落地!平台企业整改基本完成 迈入常态化监管新阶段无糖饮料为什么喝起来是甜的

   日期:2023-11-08     浏览:26    评论:0    
核心提示:在14家平台企业被约谈、开启自查整改两年半后,平台企业金融业务整改基本完成。   7月7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共同发布新闻称,目前,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存在的大部分突出问题

  在14家平台企业被约谈、开启自查整改两年半后,平台企业金融业务整改基本完成。

  7月7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共同发布新闻称,目前,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存在的大部分突出问题已完成整改。金融管理部门工作重点从推动平台企业金融业务的集中整改转入常态化监管。

  2020年11月以来,从依法加强监管和有效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金融管理部门督促指导蚂蚁集团、腾讯集团等大型平台企业全面整改金融活动中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当天三家金融管理部门还同时披露了对蚂蚁集团、腾讯集团以及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行政处罚信息。根据第一财经梳理,相关机构及负责人共计被罚没金额超百亿元。

  一位接近监管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对蚂蚁、腾讯整体处罚金额较大主要是由于其国内市场占有率高、客户多、业务规模大等原因导致。金融管理部门对平台企业、支付产业的政策取向未变。“我们将一如既往的推动科技金融创新,鼓励平台企业持续扩展金融普惠性,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民生需求。”

  金融监管一视同仁

  近期,针对蚂蚁集团、腾讯集团及旗下机构过往年度在公司治理、金融消费者保护、参与银行保险机构业务活动、从事支付结算业务、履行反洗钱义务和开展基金销售业务等方面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金融管理部门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反洗钱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保险法》《证券投资基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对蚂蚁集团、腾讯集团处以巨额罚款。

  “双罚制”是金融领域处罚的常规做法。从此次处罚情况来看,金融管理部门对两家平台及直接负责相关业务的高级管理人员均实施了行政处罚,被罚原因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支付结算等方面。

  具体而言,蚂蚁集团收到10张罚单,集团及旗下机构处以罚款(含没收违法所得)71.23亿元。被罚主体涉及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蚂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蚂蚁集团)等。监管同时要求蚂蚁集团关停违规开展的“相互宝”业务,并依法补偿消费者利益。

  腾讯集团旗下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及相关负责人共收到5张罚单,被没收违法所得超5.6亿元、被罚金额超24.26亿元。

  接近监管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此次对相关机构的处罚主要是针对其前几年经营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目前行政处罚涉及的大部分突出问题已完成整改,有利于两家机构完善治理、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整体经营合规水平。

  在市场分析人士看来,金融管理部门对蚂蚁集团等平台企业的处罚,划清了合法与非法的界限,规范了市场秩序,切实维护了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利于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上述接近监管人士预计,后续蚂蚁集团申设金控公司、申请征信等业务牌照的进度可能会加快。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对蚂蚁集团和腾讯集团处罚金额较大,并不意味着金融管理部门改变了对平台企业和支付产业的政策取向和监管态度。

  上述接近监管人士表示,此次两家机构行政处罚金额较大,主要原因是其国内市场占有率高,客户众多、业务规模巨大,导致了整体处罚金额相对较高。“整体来看,两家机构合规情况较好,目前业务运营平稳、有序、稳健。”

  实际上,对于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全面的常态化监管一直在稳步推进中。

  记者注意到,除了披露对蚂蚁集团、腾讯集团的行政处罚信息外,金融管理部门近年来也对其他平台企业进行了日常的执法检查,并对违规机构进行了处罚。

  例如,2023年4月对苏宁金融旗下支付机构易付宝没收违法所得1.9万元,罚款118万元;2022年9月对美团金融旗下支付机构钱袋宝做出处罚,罚款1165万元;2022年9月对滴滴金融旗下支付机构滴滴支付处以罚款427万元。

  此外,7月7日当天披露的罚单信息还涉及邮储银行、平安银行、人保财险,体现出金融监管对各种所有制形式、从事各种金融业务的机构实施监督管理的一视同仁。

  迈入常态化监管新阶段

  近年来,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发展与监管制度框架已经形成。

  2020年11月以来,从依法加强监管和有效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金融管理部门督促指导蚂蚁集团、腾讯集团等14家平台企业全面整改金融活动中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解到,在推进平台企业整改过程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制度篱笆正在扎紧。当前,平台经济监管进入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新阶段。

  比如,《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的立法工作正在抓紧推进;发布《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自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金融控股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备案管理暂行规定》(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自2023年3月1日施行),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等进行规范。

  在业内专家看来,平台经济已建立规范、透明的监管,未来对大型平台企业将进入常态化监管阶段,有利于形成积极、正向、稳定的预期,引导、督促大型平台企业合规稳健经营,更好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整改和常态化监管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平台企业金融业务的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近年来,平台经济在稳住经济大盘、助力经济回升、降低创业门槛、提供灵活就业机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金融科技渗透到支付、借贷、证券、保险、理财等各类金融服务领域,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金融体系普惠性得以提升。

  疫情期间,大量平台企业以数字技术助力实体经济,让线下活动向线上转移,客观上对冲了疫情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业内专家认为,数字技术已成为新的发展引擎,以数字技术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有利于加快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工作、健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增强银行的小微信贷能力,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提质降本。“相信在公正监管、平等准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金融科技必能在资本合理扩张、保持创新活力和保护公众权利之间获得更好的平衡,实现科技向善。”

  金融管理部门强调,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提升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常态化监管水平,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确保同类业务适用同等监管规则,实现公平监管。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金融政策措施,支持、鼓励平台企业持续提升金融普惠性,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增强国际金融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民生需求。

  7日晚间,蚂蚁集团回应称,未来,蚂蚁集团将恪守使命与初心,坚持守正创新,继续增强科技研发能力,努力为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群体做好服务并创造更大价值。

原文链接:http://www.jingke.org/news/show-161721.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巨额罚单落地!平台企业整改基本完成 迈入常态化监管新阶段无糖饮料为什么喝起来是甜的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VIP套餐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